玉石雕刻不容易!揭秘和田玉如何從原石到成品,你還覺得貴嗎?
和田玉作為我國的瑰寶,在我國有8000多年的悠久歷史,是玉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文化寶庫中的珍貴遺產,具有極其深厚的文化底蘊。所謂 “玉不琢,不成器!”中國人對玉石加工制造,有獨特的經驗。在古代全靠人力推動工具來開石及打磨,過程復雜,要制作一件上乘玉石工藝品,其實相當困難?,F(xiàn)今我們靠電動工具雕刻打磨,雖然較之古代節(jié)省了人力物力,但是制作過程一點也不能馬虎。
那么,一件成功的玉雕作品是如何雕刻出來的呢?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玉石從原料到成品的蛻變過程,大致分為五步。
1、審料
當我們拿到一塊玉石后,最先要做的第一步是審料。這一步主要是判斷玉石種類和品質,由于和田玉的品種多,變化大,所以我們要根據玉料原石的質地、顏色、形狀、光澤、塊度、瑕疵等等,來判斷出要制作什么類型的作品,力求獲取最大價值。
2、開料
審完料之后,第二步就是開料了,也叫片料,就是把玉料切開。如果玉料上有裂紋,通常我們都是順著最大裂紋的方向切開。開料過程風險非常大,正所謂是“神仙難斷寸玉”,在開料前沒有任何人知道石頭內部是什么樣的,任何一道裂紋或一點瑕疵的存在都會導致價值的損失。開料非常重要,賭性也最大,我們買到的原料,是好是壞、能不能賺到錢主要就看這幾刀切開后的效果了。
3、選料與設計
第三步是選料和設計圖形,首先要從片出的玉料中選出來能出鐲子的玉料,因為手鐲是玉石中最貴重的部分,所以一定是優(yōu)先考慮的。運氣好的話,大約一公斤半的玉料就能出一只手鐲,但大多數(shù)情況下,幾十公斤的玉料里也出不來一只手鐲。選出能出手鐲的片料以后,我們再根據開出的玉片,按照玉石當中的顏色分布和造型形態(tài)來“因材施藝”,設計造型。不管是做掛件還是手把件,我們都是先把造型和圖樣直接畫在玉石上,在這個過程中,要盡量將玉石最美的部分放在最顯眼位置,還要考慮玉料的質地和顏色,要把握住作品的形狀和大小,不能有大的裂紋和瑕疵,在設計造型上要逼真、美麗,主題也要突出,要有藝術感。
4、雕刻
設計完成后,我們就可以雕刻了。這一步最耗時間,也最費精力。先用切割鋸除去石皮、僵皮以及設計輪廓以外的部分。此外,還要挖去不能用的瑕疵或臟點,剔除有礙設計的"砂丁"或雜石等等,最后得到一塊初具雛型的料坯。然后我們用玉石雕刻機按照玉石上畫好的設計圖來切磨雕刻,主要的雕刻技法有圓雕、浮雕和鏤空雕三種。作品的優(yōu)劣取決于雕刻的質量,不同的細節(jié)處理要通過使用不同的工具和磨頭來實現(xiàn)。有句話叫“三分技術,七分工具!”玉雕用的磨頭常用的就有幾十種,能否熟練地使用這些工具,也是玉雕師技術的體現(xiàn)。設計工作也并非只在開始雕刻前進行,而是貫穿制作過程的始終。設計人員還要根據玉料在制作中有可能發(fā)生的變化隨時改動,在制作中一遍遍地把局部的細節(jié)仔細地畫在玉石上,逐步完成作品的制作。
5、打磨
最后當作品完成后,剩下的就是拋光這一步了。拋光是把玉器表面打磨得更細膩,使之光滑明亮,具有美感。拋光的具體操作過程與雕刻類似,但使用的工具和磨料與雕刻時不同。對于比較精細的和田玉大多使用的是手工拋光,用手拿著油石一點點蹭,先用粗砂磨,再逐漸改為細砂,最后用拋光粉磨亮。拋光完成后用水將成品的污垢清洗掉,然后過油、上蠟,增加成品的光澤。拋光是玉雕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完美的拋光能使和田玉表現(xiàn)出溫和油潤的光澤,使玉器顯得更加的高貴、漂亮。
在完成了開料、選材、設計、雕刻、打磨等一系列復雜的創(chuàng)作流程后,玉雕作品才算完成。玉雕師通過巧妙的創(chuàng)意和精細的雕刻來體現(xiàn)作品的價值,其中的每一個步驟都飽含了心血與汗水,使得每件作品都具有一定經濟價值和觀賞價值,帶給人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