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手段層出不窮,謹防充填處理和田玉
近日,珠寶國檢集團(NGTC)蘇州實驗室收到一件“和田玉子料”樣品(圖1),肉眼觀察該樣品主體為白色,帶糖色,黑褐色部分表面可見圓形凹坑且手感粗糙。
圖1 樣品正反面照片
通過光學顯微鏡觀察發(fā)現(xiàn),樣品白色部位的礦物集合體呈纖維交織結構,結構致密。樣品黑褐色部分由若干種混合物質組成,不同物質之間界限明顯,表面可見圓形凹坑(圖2a);樣品黑褐色部分的表層可被小刀刻劃脫落(圖2b),呈斑塊狀分布的礦物碎塊硬度較高,小刀無法劃動(圖2c)。
圖2 樣品黑褐色部分表面的顯微圖像
在紫外熒光燈下觀察,發(fā)現(xiàn)該樣品白色部分無熒光,黑褐色部分在長波紫外光照射下呈現(xiàn)強藍白色熒光(圖3a),在短波紫外光照射下呈現(xiàn)弱藍白色熒光(圖3b),部分斑塊狀分布的顆粒狀物質無熒光。
圖3 樣品在紫外熒光燈下的熒光反應
經紅外光譜測試發(fā)現(xiàn),該樣品白色部分的主要礦物成分為透閃石(圖4);樣品黑褐色部分可見透閃石與有機物的混合特征吸收峰(圖5a),局部可見石英與有機物的混合特征吸收峰(圖5b)。
圖4白色部分礦物成分為透閃石
圖5 樣品黑褐色部分的紅外光譜圖
經靜水稱重法測量,該樣品的密度為2.86 g/cm3。國標GB/T16553-2017《珠寶玉石 鑒定》中和田玉的密度為2.95(+0.15,-0.05)g/cm3。
綜合分析可知,該樣品白色部位為和田玉,黑褐色部位為礦物碎屑與人工樹脂的混合物。造假者將礦物碎屑與人工樹脂的混合物充填在和田玉原材料的凹坑等缺陷中,經加工打磨,呈現(xiàn)出完整的手鐲外觀。樣品黑褐色部位具有一定的粗糙度,其表面圓形凹坑似和田玉子料的“毛孔”,對于一般和田玉子料消費者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依據國標GB/T 16552-2017《珠寶玉石 名稱》和GB/T 16553-2017《珠寶玉石 鑒定》,該樣品應定名為和田玉(處理),備注充填處理。
和田玉子料作假手段層出不窮,為避免消費者的利益受損,建議廣大消費者在購買和田玉子料時盡可能的索要權威珠寶質檢機構出具的檢測證書,以保障大家的合法權益。
珠寶國檢集團蘇州實驗室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qū)南石皮弄5號4樓
業(yè)務咨詢電話:0512-67704001
撰稿人:侯潔茹、張勇
供稿單位:珠寶國檢集團蘇州實驗室